每年你拿著辛苦賺來的血汗錢,去換來抽屜裡厚厚一疊的保單,這些保單保了什麼,你真的知道嗎?其實你的人生不需要繳這麼多保費就能有足夠保障,《今周刊》歸納出保險界八大專家建議,教你在人生四大階段聰明投保,再也不用花大錢買小保障。 by今周刊
市面上保單琳琅滿目,消費者在保險公司及業務員的行銷話術下,聽起來每種保單都很需要,不知不覺越買越多,但真有買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嗎?《今周刊》邀請在保險領域產、學界知名的八位專家組成顧問團,為四大人生階段、八大族群的民眾,票選各階段族群的必備保單。
八位專家普遍表示,保單不是當下買了就能「定終身」,必須要依照人生不同變化而有調整,例如轉換工作、結婚、生小孩、出國念書等,一定要做微幅調整。不過,雖然不同族群、不同階段的保險需求各有不同,但在挑選時,也有不變的法則能掌握。
「投保前不妨想想,誰是你最牽掛的人?」宏利人壽行銷長黃振國表示,保險的真意就是希望能在自己失能時,所愛的人還能保有一定生活品質,只要在投保前先想:買這個保險是希望誰能安穩過日子,按著這個原則,多半就能買到當下最適合的保險。
單身首重意外險、定期壽險
幾乎所有專家都一致認同,單身族群一定要有的兩張保單,第一為意外險,第二為定期壽險。台灣人壽常務顧問林文英說,社會新鮮人領到薪水後,最該幫自己買一張意外險,因為這時間你要保障的對象是你的父母,不能因為自己的重大意外,讓父母的未來頓失依託。
根據衛生署統計,意外事故一直名列國人死亡原因前五名,但許多人在投保時,往往會優先考慮投保儲蓄險和醫療險,忽略保費便宜、保額又高的意外險。林文英說,雖然許多意外事故發生機率只有一%、二%,但發生在自己身上時,卻有可能讓自己的所有規畫「一夕翻盤」,意外險一定不可少。